入伏2021时间表(加长版)

前言

导读:2021年入伏时间表来了,三伏天长达40天,今年什么时候“最热”?

7月一到,就明显地感觉到现在的天气是又闷又热,就好像是一个大蒸笼一样,不管是室内,还是在室外,都是闷热难耐。

也是因为现在的气温在不断地升高,有不少人就在抱怨了,这还没有到“三伏天”,怎么就这么热了呢?等到了三伏天还怎么活啊?只能是靠空调来“续命”了。


其实夏至节气以后,尤其是进入到7月以后,距离“三伏天”也就不远了。马上就要入伏了,那你可知道今年哪天入伏,哪天出伏?三伏天又是如何推算出来的吗?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!

何为“三伏天”?

三伏是古人所发明的,它指的是每年农历中最炎热的一段时间,这个时期又闷又热,还很潮湿。而“三伏天”中的“伏”指的是“伏邪”,它是古人所说的“六邪”中的暑邪。

关于三伏天,大家也都是非常清楚的,它具体又可以细分为“初伏(头伏)”、“中伏”和“末伏”。


可是很多人却并不知道,如何推算三伏天。因为三伏天在每年入伏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,并且不同的年份,三伏天也有长又短,有些年份是30天,有些年份三伏天却足足有40天。

以前农村很多家庭都会有一本万年历,而老人们就会靠它来推算何时“入伏”,何时“出伏”。但是现在更多的人变懒了,都是上网看新闻搜索,或者是等着网络推送。毕竟好多的年轻人不太清楚如何来推算入伏。

“三伏”是怎么算出来的?

说到“三伏”的推算方法,就不得不提及古人所发明的天干地支纪年法,因为三伏天就和它息息相关。在古代的时候可不像今天是用数字来记录时间,而是用天干地支纪年法,能准确地记录到每年每月每日每个时辰,这样年月日的干支就是互不干扰的,这一点还真的要佩服古人的智慧。


天干地支纪年法发明至今已经有近3000年的历史了,其中十天干分别是指“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”,而十二地支则是指“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”,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两相互组合,也就组合成为了六十“花甲子”这个纪历的符号。

其中古人还根据经验,推算出来了“夏至三庚便数伏”这个规律,它也是何时入伏的一个重要准则。指的是夏至节气以后,第三个庚日就入伏了,这也是初伏的第一天。而由于天干是10个,所以每隔10天出现一个庚日,比如庚子日、庚寅日、庚辰日等。


但是一年中是365天,而天干地支纪年法是60一个循环的,因此每年都不是10的整数倍,所以也就导致了每年入伏的时间不一样了。因为今年的某一天庚日,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。正是因为庚日是变化不定的,所以每一年入伏的时间都是不尽相同,但是最早不会超过7月10日,最晚不会晚过7月21日。

这里还有必要说一下中伏和末伏,其中末伏是在立秋节气以后第一个庚日出现,第二个庚日的前一天就出伏。并且出伏和末伏都是10天,因为庚日都是相隔10天。但是中伏就有点特殊了,一般立秋和夏至节气之间是4个庚日,那么中伏也是10天。但如果立秋和夏至节气之间有5个庚日,那样中伏的天数加倍了,有20天,而这一年的三伏天就一共有40天。


而今年的夏至节气以后第三个庚日是在7月11日,因此这就是三伏的第一天,也就是这天开始入伏,即初伏是7月11日至7月20日为10天;而因为今年夏至节气和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,中伏有20天,即7月21日至8月9日为20天;立秋节气以后第一个庚日是8月10日,而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是8月19日,因此8月20日就正式“出伏”了。

以上就是今年的三伏天入伏时间表,从这也看得出来,今年的三伏天是“加长版”,足足有40天哦。那是不是今年的三伏天就很热呢?

今年什么时候“最热”?

至于一年中什么时候最热,古人也传下来了一句老农谚,那就是“冷在三九,热在中伏”,指的是在三伏之中,“中伏”这一段时间最热。于是有些人就会想,今年的中伏有20天,那是不是比往年要更热,炎热的时间更长呢?

其实古人的这个说法也不一定就是科学的,一般说来在国内大部分的地区,“三伏天”中以“中伏”的平均气温最高。但是在古代的时候,古人也没有准确测量温度的仪器,气温的高低都是根据体表的感受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来的,因此这个说法未必准确。


有气象学家们对近年各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,大部分南方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是在“中伏”期间,而在北方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却要推迟一些,普遍是“末伏”的时候最热。

而且气象学家还发现,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出现在“中伏”,甚至不一定在“三伏”。并且在多数的年份中,三伏天都是40天的,只有极少数年份是30天。从2015年开始,这已经是连续第7年的加长版三伏天了,像去年的夏季就不太热。因此以此来判断一年中是不是很热,也是没有依据的。

结束语

进入三伏天以后,很多人就容易茶饭不思了,因为天气实在是燥热,让人也很没有食欲。而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很注重入伏这天的饮食习俗的,其中流传很广的就是“头伏饺子二伏面”,指的是在入伏这天要吃饺子,这个并不是迷信,是有科学依据的。

入伏以后,夏粮麦子已经收获回来了,而吃新粮不光是营养很丰富,而且还有助于发汗来驱病。同时三伏天很热,很多人没有胃口,而饺子是一种很美味又解馋的食物,大人小孩都喜欢吃。当然了不一定要是饺子,像面条、面饼这些也可以,只要是面食就行。


而且需要注意入伏以后,虽然气温很高,但是也还是要注意“防三邪”,即防寒、防暑和防湿,不能因为气温高,就经常吃冷饮,贪凉快而打赤膊吹空调。至于防暑和防湿更不用多说了,尽量不要在高温的时候去到户外,而这个时期雨水多,身体容易被湿邪趁虚而入。

建议大家在饮食的选择方面以清淡为主,可以多吃冬瓜、黄瓜、苦瓜、等蔬菜,水果选择以生津解渴,增强食欲,帮助消化的为主,比如番茄、葡萄、菠萝、芒果、猕猴桃等。喜欢吃肉的朋友们,可以多吃鱼类哦。

加长版的三伏天就要到了,大家可要做好准备哦。

声明:好星座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,版权归原作者三农小毛所有,原文出处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 删除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haoxingzuo.com/w/4702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