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无天日打一生肖(香港最神秘的传奇之地)



这个夏末,最红的莫过于大湾区的哥哥们。


当《友情岁月》响起来的时候。


谁能不怀念香港街头叱咤风云的黄金90年代?



所有故事像已发生在那漂泊岁月里。


而我,倒是更怀念上世纪香港的一座传奇之城。


说它是城,又不是城,它像一个符号,矗立在城市边缘。


城中迷宫纵横,遮天蔽日,终日需要开灯。


人口密度极大,每个住在这里的人平均用地只有半平米。


是神秘之地,也是天使之城。


这里,是当年的香港传奇——九龙城寨,或者叫做九龙寨城。


在香港九龙东北部,原启德机场附近,看起来外部钢筋水泥密不透风,内部却自成一统的神秘建筑群。



本是防外敌据点,后来几经历史变迁和周折,成为一处带有传奇色彩的避难所。


数百年的历史,0.026平方公里内,树立着350栋楼宇,最多5万居民,钢铁森林,惺惺相惜。


无数老港人和外地人在九龙城寨获得生活一隅。


启德机场的珍宝飞机贴地飞行,电线交错,邻居晾晒的衣物在走廊外飘摇,夫妻的声音在楼上楼下扩散。


看似破败,却扎实,承载着很多人的生之所依。


△ 《功夫》里,作为背景的猪笼屋,就是以城寨为原型


而我们认识这里,多是在香港电影里。


古惑仔,江湖情仇,老港故事,在城寨里生生不息。


陈浩南和山鸡走过街头,背后光影闪烁。



真实的九龙城寨,是狮子山精神的见证,才是属于香港的时代记忆。


1992年3月,最后一名城寨居民搬走。


到了1993年,所有建筑被清拆,城寨彻底走进了历史。


△ 摄影师Greg用了五年时间来记录这座「城」


这里一面见证了香港历史的更迭,一面在生活的激流里几经清拆,终烟云散。


城寨虽散,老港人的倔强和生活顽劲却永存。



01

消失于90年代的

香港传奇


九龙城寨,熟悉又不熟悉。


只要是在背景为香港回归之前的警匪片中,这个名字就一直是虚虚实实的背景。


而属于这座传奇之城的故事,远不止电影里的浮光掠影。


让我们把时间倒退回1992年3月之前。


这个地方,有人避之不及,亦有人热爱和感激。



其实一开始的九龙城寨,是用来防御外敌的。


1842年,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,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《南京条约》,割让香港岛。


失去香港岛以后,与之隔海相望的九龙半岛成为清帝国的最前沿。


1847年5月,九龙城寨建成。


△ 《消失的记忆:香港九龙寨城》剧照


面积约70亩,东西南三面设有厚一丈四尺的城墙,既可以从山上眺望对岸的香港岛,又可以防御自山上而来的袭击。


△ 《消失的记忆:香港九龙寨城》剧照


1898年的《展拓香港界址专条》里明确规定,中国保留对九龙城及其附近码头的管辖权。


但专条缔结后,英国就以「发现中国官员在九龙城内行使管辖权,与香港防务军事要求不合」为借口,迫令在九龙城内的中国官员撤走。


冲突依旧不断,最后只得各退一步,放城寨自由。


自此,九龙城寨陷入了无政府状态。



人们从1900年后陆续迁入,因为无人管理,城寨里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居住体系和生活守则。


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人们自发夜晚巡逻、打更,防火防盗,有治安主任,不同楼区之间,也有自发的楼长,相互守望。


△ 城寨里独有的天台,错综复杂的电线和守望相助的生活


后来,渐渐人越来越多,越来越多,扩建隔层,加盖楼宇,都是常事。


若是没在里面住过三五年的人,进去了就仿佛迷失在暗无天日的迷宫,终日找不到方向。


△ 《消失的记忆:香港九龙寨城》剧照


城寨里的街坊们,则有着老港人特有的韧劲和顽强。


除却香港电影里我们知晓的黑帮,城寨里大部分居民都是勤勤恳恳自食其力地生活着的。


寨城内部泾渭分明,自成一套法则。


1963年,城西的居民还自发成立了一个「九龙寨城街坊福利事业促进会」,甚至还有自己的通讯报刊,新闻播报。



里面生活用品一应俱全,小手工厂林立:塑料厂、织布厂、玩具厂,鳞次栉比。


各种食品加工厂和牙科诊所,也数不胜数。


△ 来源于《铿锵集·九龙城寨》


人们相安无事,直至上世纪70年代,香港反贪反毒大行动,进一步清除了城寨内的黑暗势力,城寨随即变得更为光明。



只是因为人越来越多,人们不断加高楼层,大厦与大厦相连,城寨愈发遮天蔽日。


一步进城深似海,从此阳光是路人。


有指九龙寨城在清拆之前有5万多名居民。


以寨城面积0.026平方公里算,城寨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0万人,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。



可也正是在人口密度如此之高的地方,人与人之间,存下了几十年的岁月情谊。



02

烟火中的“人间王国”


烟火气之中,大厦迷宫之中,凡是过往,皆成序章。


1984年,中英两国签订《中英联合声明》,两国共同决定清拆寨城,迁徙居民。


1990年启动了「香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清拆行动」。


1993年,九龙城寨彻底消失了。



清拆这一年,著名科幻小说家,赛博朋克理念的提出者,威廉·吉布森,在去新加坡的途中,经过香港启德机场,看到了这里。


立刻被吸引。


他写到——


「我被迷住了,它就像一台机器,运转非常出色。拆迁就像是把整部机器给拆开,让你第一次看到里面到底是什么。寨城就矗立在跑道尽头……黑黢黢的窗户让它看上去像一座巨大蜂巢……疯狂地吸收城市的能量。」


巨大的珍宝飞机掠过层层叠叠的招牌,居民用竹竿仿佛都可以捅到飞机的肚腩。


清晨,经常有阿叔端着尿盆出来去厕所,飞机从头顶呼啸而过,阿叔骂一句,转身又走进迷宫大厦。


这景象,随着清拆,也一去不复返。


好在,时代虽然过去了,艺术和传奇留存了下来。


△ 日本探险队所作的《大図解 九龍城》内页


九龙城寨的室内外结构让无数人震惊,堪称人间传奇。



房间叠房间,街道叠街道,除了其特有的楼顶天台,其他地方都难见阳光。


看起来错综复杂,实则四通八达。


现在我们往往说硬核,这城寨才是真硬核。



龙津路是九龙城寨内最古老的街道,处于楼与楼的中间,你能想象得到的所有港片硬核画面,都与这里有关。


后来这里改成食品加工厂,最大的几间工厂制造鱼丸,另外还有一些做猪血、砵仔糕、烧猪和烧鸭等等。



当年,香港8成的鱼丸都来自九龙寨城。


城中的街坊们,有着各种各样的营生。


牙医、杂货店、食品加工厂、五金厂、织布厂的生意蓬勃。


△ 影视城里,城寨的复制品


摄影师Greg在描述这里的生活时——


「它确实是一个亲密社区,居民们没有我想象中自卑,反而是有一种傲慢之气……寨子里大多数居民都生活得很自在。」


我想,他说的傲慢,应不是傲慢,而是老港人一直以来自得其乐的生活脾性。


外人看它有种末世的悲壮感,可只有住在里面的街坊,才明白这里的传奇。


街坊们说,「它给穷人提供了房子,给没有希望的人提供了家。」


虽然穷,但有希望和力量。


△摄影师Greg镜头下的孩子, 其实,城寨里相当重视教育,孩子们在刻苦做功课,希望走出城寨


就跟香港其他老区街坊一样,没有经历过时代的捶打,你不能明白那里街坊们脸上的微笑,是不是都藏着故事和深意。


我们都熟悉香港电影很多取材于城寨,殊不知,很多大师级的电影灵感,一样来源于此。


清拆前后,很多摄影师和艺术家突然醒悟过来,一直在记录香港老城区的摄影师杨安迪说,他亲眼见到城寨清拆和消失——


「香港好多嘢都好似城寨咁慢慢消失,所以趁呢個機會去影返香港特色建築物。」


像他这样的艺术家还有很多,一直行走在记录香港老区文化的路上。


△ 香港“怪兽大厦”,另一个魔幻地带


他们走过黄大仙,走过湾仔,走过庙街夜市,也走过油麻地。


聊起从前,就像时光犹在耳旁。


街头生活总在变迁,但香港人乐观和刚强的精神内核没有改变。


一个细节。


直到今天,香港那些始建于清朝年代的老城区、老渔村,在清朝年代订立的地契,至今仍然得到保护。


已经非常难得。



03

一蔬一饭中的时代延续


现在,九龙城寨已成往事。


在九龙城原有的地方,取而代之的,是九龙寨城公园。



它以原址遗留下来的历史遗迹为主,以清初江南园林为设计模式。


整个公园分为衙府缅昔、南门怀古、八径异趣、四季同馨、生肖倩影、棋坛比弈、狮子窥园和归璧半亭八个景区。



有当年的峥嵘岁月, 亦有现如今回忆起来的往事随风。


当我们抵达,公园逛一圈后,必定要去旁边的九龙城走一走。



过了贾炳达道,就是九龙城。


九龙城不大,一条东西主干道加若干南北向的街道贯穿就是全部。


这里潮汕菜多,聚居的潮汕人为九龙城带来了特产,吸引不少在香港的潮汕人逢年过节都来这里买家乡风味。



周边的唐屋旧楼依旧留存,各种食肆更是络绎不绝,有一座豪华饼城,酥皮蛋挞卖到街知巷闻。



从前,去启德机场,乘坐从头顶呼啸而过的珍宝飞机时,很多人都会特地过来买一打蛋挞,度过飞机上的时光。


街坊们来来去去,感觉分分钟都是TVB的一出大戏。



这里偶遇明星概率极高,周润发的合影挂在显眼处,蔡澜先生题字的招牌,也能看见。


即便是到现在,九龙城的街道从地图上就能看出来,横平竖直而又多交叉。


来往九龙城内与周遭地铁站的红van(红顶的私营小巴)是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。



旧屋唐楼外表饱经风霜,露出了内里的水泥。


对于很多唐楼来说,每一层的窗户和布局还都不一样。


△ 九龙城还有不少旧唐楼


这是当年街坊们改建的结果,依稀还能让人想起当年城寨清拆前的光景。


有些人不懂城寨,总觉得这里是黑暗,不能靠近……


唯有真正了解这里的街坊才知道,这里的包容与坚持,平凡与伟大,以及对于生活最执着的追求。


——


历史滚滚向前,时代总会改变。


很多年前,由黄霑作词、罗文演唱的《狮子山下》,把老港人的守望相助和包容,唱得淋漓尽致——


「同处海角天边 /携手踏平崎岖 /我哋大家 /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」


我们也总是在影视作品里看到人们的自强。



《岁月神偷》里说:「一步难 一步佳 难一步 佳一步」


《功夫》里说:「矮要承认,打要站稳」


《麦兜》里说:「木有鱼丸和粗面的时候 好在还有纸包鸡包纸鸡包纸包鸡纸……」


你看,大湾区的哥哥们五十好几,也依旧在舞台上炸出了一阵风。


消失的光阴,散在风里,还是闪闪发光的。



命运就算颠沛流离,命运就算曲折离奇,别流泪心酸,更不应舍弃……


无论时代怎么轮转和变幻。


无论你是在香港,还是在任何地方。


· END ·


【版权说明】

本文部分图片来自图虫·创意及网络,以及加拿大摄影师Greg、摄影师高添强所拍摄的城寨图片,版权归作者所有

声明:好星座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,版权归原作者那一座城所有,原文出处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 删除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haoxingzuo.com/w/170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