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命点(蒙蔽还是自愿)

中产阶级,是一个让大众无比向往的财富阶层,因为处于这个层次的人群,不再需要为日常的生活开支而焦虑,并且在某些圈子中具有一定的地位。

那么,我们国内有多少人可以被称得上“中产阶级”?如果以胡润研究院2018年发布的《中国新中产圈层白皮书》作为标准,国内约有3320万户人,达到了中产阶级。

也就是说,国内有3320万户达到了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30万、二线城市年收入20万,总资产达到300万的标准。

这背后是近亿人群,但这近亿人,是否就可以获得众人羡慕、美好的生活?其实不然。


所谓的

中产阶级

在马克思最早的定义中,社会中并不存在中产阶级这个概念,诚然马克思将小企业家、农民、高收入群体成为中间等级,但处于这个等级之中的人群,生活与工作内容天差地别,本就不是纯粹的。

后来,西方的经济学家将从事脑力工作的管理人员、技术人员与小微企业主,视作一个独立的阶级,由此也便有了“中产阶级”的存在。

但这种定义,并非是为了对群体抽象以便更好的理解与描述,这种定义的真正目的,实际上是服务于资本与消费的“伪”概念。

许多人却并没有意识到这点。


01 理想中产

在许多人的观点中,认为中产阶级由于收入的提升,已经超越了无产阶级,成为一种新的独立阶级。

在许多人看来,中产意味着已经无需为生活而忧心,并且有能力去享受更为舒适、高质量的生活。

许多人都将中产阶级作为自己的理想模板,毕竟在许多人看来,富人要时刻担忧阶级的跌落、无产则生活不免苦闷。

一旦成为了中产,则可以享受“岁月安好”,但事实恰恰相反。


02 并不存在的“中产”

中产阶级并不存在,现如今我们所称的中产阶级,不过是是在收入上处于中间群体的一部分人。

因为,中产阶级并没有掌握有稳固的生产资料,他们仍在通过劳动来换取收入,一旦劳动停止则收入中断。

当然,现如今许多个体经营者、小微企业主,也自认为是中产阶级,或者说是资本阶级,但这不过是在其身上呈现出了无产阶级与资本阶级的双重属性而已。

许多人都是如此,其剩余价值或被企业所剥削,或被上游企业、合作单位所剥削,他虽然可能有出租的房产使自己获得非劳动所得,但只要其主要收入来源为劳动所得,则仍属于无产阶级。

那么,社会中为何又会不断有对中产阶级的描述?中产阶级存在的目的,又是什么?


中产阶级

为何存在

中产阶级本身便是一个陷阱,其将一部分高收入群体,脱离于无产阶级,以重塑他们的消费观。

我们常说,所谓的中产阶级,是整个社会中最为焦虑的群体,而这种焦虑,却有助于消费力的释放。

房产、教育费用等多个领域之所以可以蓬勃的发展,其实本身便是来自于中产阶级由于焦虑所引发的比拼。


01 中产焦虑

所谓“中产阶级”的焦虑,到底来自何方?其实便是来自其对自身阶级的不满足,却又无法跨越那道“龙门”迈入资产阶级,所引发的担忧。

他时刻担忧于自身的阶级跌落(即使是这本就是不存在的阶级),因此他不得不通过通过购买学区房、不断向下一代倾注心血,以期盼下一代跨越阶级鸿沟。

同时,这种焦虑还根植于自身阶级的“不稳定性”,因为收入的多与少,往往不随他们自身决定。

而是取决于行业、年龄与企业老板的变化,今天他们的高收入,可能随着明天行业的衰退与工作的变动而荡然无存。

因此,中产阶级是不断想要突破,却无法突破的焦虑群体。


02 群体作用

中产阶级这个虚幻、并不存在的阶级,之所以被创造出来,便是为了服务于资本,服务于社会的货币流转。

资本通过中产进行生产,从无产阶级手中赚取更多利润,最终使货币再次流转至手中,使自己的财富得到进一步的升值。

同时,中产阶级还为无产阶级提供了一个具有希望、具有可能性的生活模板,使许多人为了获得这种生活,而在没有回报的情况下,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。

于是,资本通过树立中产阶级生活模板,以更小的代价,获得了更多的劳动力。


03 货币风险

中产阶级最大的特点,便是在经济上行的情况下,他所持有的货币,可以使他们获得足够“体面”的生活。

而一旦经济开始下行,他所持有的仅仅是货币,而没有实物的支撑,从而导致他们并无法对抗物价上涨或是通货膨胀的风险。

因此,每一次经济的变化,都会使中产阶级感到生活条件的下降,资本也会通过对市场的操控,来使中产阶级货币加速流转,从而对“中产阶级”进行新建或是淘汰。

相较于低收入群体来说,上涨的物价与通货膨胀当然也会引发他们的焦虑,但正所谓由俭入奢易、由奢入俭难。

相较于从来没有,那些拥有后而失去的,更让人痛心。


中产阶级

陷阱

中产阶级作为服务于资本阶级的货币持有者,是众人所羡慕的理想生活模板,也是货币流转的主力军。

许多人将中产阶级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,认为自己达到中产,便可以拥有稳定、舒适的生活,恰恰是这种思想,使他们步入陷阱。

因为我们很难仅仅是通过收入来定义自己的阶级,我们必须要参照他人对自我的评价,才能产生切实的“优越感”。

于是,陷阱便出现了。


01 消费陷阱

当一个人的收入,达到中产阶级层次,则不免会在生活、消费上去匹配自己的阶级层次,这来自于大众对中产的认知,也来自于资本对中产生活的宣扬。

由此,许多人在收入达到中产层次后,则开始祈求名牌、开始小资的生活,从而在他人的评价中、在自我的消费中寻求阶级认同感。

中产阶级率先陷入消费主义陷阱之中,在不断的追求高品质消费过程中,使自己永远无法获得足够金钱用以投资,从而失去跨越的可能性。

资本通过“中产阶级”这个伪概念,使许多人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用以学习资本所需要的技能,然后通过消费主义,实现了长远的控制。


02 生活定义

我们如果去询问一些人梦想,他们或许会回答“小富则安”,而为了实现这个小富则安,则需要不断的在企业中付出更多的努力,才能获取到用以阶级提升的资本。

在这个不断付出的过程中,于自己是付出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与他人竞争,于下一代来说是付出了更多的金钱成本与他人竞争。

但在这个过程中,似乎很少有人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,其实,如果我们跳出阶级的概念,认清自己的“无产”身份。

才能向真正的资本进发,才能通过不断的消费隐忍,获取到那些真正可以使我们获得舒适、稳定生活的资本。


中产阶级陷阱,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命题,实际上可以联系到社会中的许多现象,联系到社会中许多人内心的心理动机。

但我们并不需要去以“做学问”的方式刨根问底,我们只需要在这纷杂的现象中找出一条正确的道路。

而这条道路,便是认清这社会不具备所谓的中产,我们也就无需为了成为中产,而活的悲痛焦虑。

相反,当我们认清中产的虚假本质,我们反而可以获得最大可能性的成功。

声明:好星座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,版权归原作者职场手记所有,原文出处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 删除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haoxingzuo.com/w/979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