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宝山风水(八宝山公墓中)

前言

在北京市石景山区,有一处规模宏大的园林。园林入口处立着威严的石狮,园林内部山水环绕。

从远处看,它只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公园。但在园林内部,却弥漫着庄严而神圣的氛围。

走进去就会发现,里面其实是一座烈士陵园。

烈士墓陵园中有忠烈祠,祠门用鲜红的油漆油饰,象征着烈士们的鲜血,祠的正中悬挂着“天地正气”匾额。两旁还有一副门联,分别写着:

“执干戈卫国,于义无殇,效命出凶门,奏百年戡定荣勋,恰喜浮题合顶”和“有功德在民,于礼当祀,褒忠依万社,是八宝庄严净界,好从京观招魂。”

总体上而言,这里的每一处都体现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抗战精神、浓浓的爱国之情还有对祖国烈士的怀念。

这里就是北京的八宝山烈士公墓陵园。在此地长眠的,都是为祖国建功立业的先烈,他们为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
但在这众多坟墓中,个别的公墓尤其突出。比如最多人祭拜的公墓、标志性的“81号墓”,以及一处无名墓碑,这些墓碑背后都有令人肃然起敬的故事。

那么,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中,到底谁的墓祭扫最多?81号墓究竟安葬着谁?无名墓碑又是谁的坟墓呢?

常年鲜花不断的公墓

1949年,抗战结束,新中国成立以后,周总理开始着手安顿为建国安邦而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。

周总理找到当时北京市的副市长吴晗,嘱咐他在北京找一处地方,建设烈士陵园。几经波折,最终定下了北京的八宝山。

从此之后,祖国的栋梁牺牲后大多都安葬在这里,既方便后人祭拜和缅怀,也是为了向先烈们致敬,告诉他们,祖国永远记得他们的功绩。

很多人都会来八宝山公墓祭拜,但是很少人知道设计这座陵园之一的建筑师,就是民国赫赫有名的才女——林徽因。

林徽因1904年出生于浙江杭州,她是我国近代杰出的建筑师、诗人、作家,她一生的成就难以用简短的文字概括。

林徽因身上既有女子的柔美,又兼具男性的坚毅,两者相结合,塑造出了一位传奇女性。

林徽因一生中写了很多让人们耳闻能详的诗歌,包括《你是人间四月天》、《九十九度中》等文学作品。她还致力于保护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。在我国古建筑保护的历程中,林徽因是不能忽略的一个名字。

林徽因学成归国之后,一直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与维系而奔走。为了寻找古建筑,她趟过泥泞不堪的小路,爬上过岌岌可危的高塔,每日风餐露宿。

学者赵辰这样评价她:

林徽因正是真正对中国建筑历史和理论最早做出主要贡献的学者,她是这一学科的奠基者,她是思想上的先行者。

由此可见,林徽因对祖国的贡献是巨大的。

由于这种拼命式的工作状态,林徽因很快就因为超负荷工作而病倒。而在她生病期间,她还是没有停下手头上的工作,设计出了我国的国徽。

1955年4月1日,林徽因由于积劳成疾,病情恶化,最终离开了人世。

后来林徽因被安葬在了八宝山革命烈士墓。她的丈夫梁思成亲自为她设计了墓地,并写下“建筑师林徽因墓”作为墓碑。

林徽因的好友金岳霖和邓以蛰一同给她写了一副挽联:“一身诗意千寻瀑,万古人间四月天。”

因为她的传奇经历和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,人们对她既有怀念又满怀好奇,既有爱慕也更不失敬仰。因此,在林徽因离世以后,前来她墓前祭扫的人络绎不绝。

生如夏花般绚烂,死如秋叶之静美。林徽因死后,她的坟墓也每天被鲜花所围绕。

对中国建筑史的贡献,对中国近代文学的推动,让林徽因的公墓成为被祭扫最多的一处墓地。

具有代表性标志的81号墓

说起八宝山公墓,就不能不提到里面的81号墓。这是大名鼎鼎的十大开国元帅之一,贺龙将军的之墓。

1927年,蒋介石发动了“四一二”政变。当时原本身为国民党军的贺龙毅然决然加入共产党组织。此后贺龙带领他的部队为共产党闯出了一片新天地。

贺龙元帅在南昌起义的时候大放异彩,之后多次率军击败敌军,在军中有很高的威望。在长征过程中,贺龙元帅也极大程度保护了党员的生命安全。

毛泽东在提及贺龙元帅时,是这样评价他的:

“贺老总有三条:一是对敌斗争坚决;二是对党忠诚;三是联系群众。”

1969年6月9日,贺龙因为身体抱恙,最终与世长辞。六年后,党中央决定把贺龙元帅的骨灰安葬在八宝山。

1975年6月9日上午,仪式正式开始。

礼堂正上方挂着一幅巨大的横幅,上面写着“贺龙同志骨灰安放仪式“,走道两旁放满了花圈,许多共产党人士都前来悼念。

此时原本正在住院治病的周恩来总理也抱病来到现场。虽然周总理此时身形消瘦,面容憔悴,但他依旧想要为老友送行。

贺龙的妻子见到周恩来总理,不禁潸然泪下,周恩来也热泪盈眶,颤抖着说:“我来晚了……”

至此,贺龙元帅的骨灰终于得以安葬在第一墓区,与他的战友,十大元帅中的罗荣恒和陈毅并肩而立。

后来,十大元帅中的彭德怀、聂荣臻等人也陆续在此地安葬。可以说,能够在烈士墓中的第一墓区有一席之地的,都是为中国建国大业鞠躬尽瘁的老一辈革命家。

当看到贺龙元帅骨灰盒,由身着军装的战士庄重地放入墓地归安,在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。

从此以后,也有许多革命烈士在八宝山烈士公墓的礼堂中举行骨灰安放仪式,贺龙将军的81号墓也成为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座公墓。

无名墓碑背后鲜为人知的功与名

一处风水地,无数英骨魂。八宝山烈士墓承载着数不清的丰功伟绩。

与其他刻有碑文的墓碑不同,八宝山烈士陵园中有一处墓地,上面立有墓碑,墓碑上却没有名字。

这块墓地的主人,就是我国革命抗战时期的传奇人物——阎又文。

与那些在正面战场上冲锋陷阵的革命勇士不同,阎又文同志的主要工作是打入敌人内部。

1938年,作为中国共产党员的阎又文被委以重任,将其发展为中共地下党员,去到国民党张作霖的部队,监视国民党的一举一动。

1939年,又被安排到国民党的军阀马鸿逵部队,最后进入到傅作义所在的部队。

在解放战争中,阎又文深入敌军,为共产党作战提供了重要的信息,为我党获胜提供了重要保障。

但是阎又文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。因为卧底身份的特殊和敏感,也为了确保党组织的任务能够顺利完成,阎又文曾多次身陷敌军而与组织失去联系。

当时周恩来为情报工作者制定了“三大任务和一不许”,并要求秘密情报工作者必须做到“有苦不说,有气不叫;顾全大局,任劳任怨”

而阎又文就是这十六个字的代表,他所做的一切都深藏功与名。

在抗战胜利之后,他的身份也未能被公开。因为组织需要他继续跟随傅作义的部队,参加抗美援朝。

从阎又文成为共产党员的那一刻起,他便时刻投身于革命的事业当中,并且一直保持着党的纯洁性。

1962年,阎又文因为过劳生病,逝世于9月25日。

因为当卧底需要保密性,所以当时知道阎又文真实身份的只有王玉和罗青长两人。

因而后人来此祭拜时,只能看见墓碑上含糊的篆刻:

“阎又文同志,山西省万荣县人,生于一九一四年七月六日。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粮油生产局局长,中国共产党党员……阎又文同志,过去曾为革命做过许多工作……”

因为模糊的历史信息,阎又文的真实信息很难被确认,不知实情的人都会因为他的身份感到疑惑。

阎又文在生前经常给儿女们传递共产主义思想,并且一生都坚持共产主义作风,教导他们要扎根基层,做实干,所以他们坚信自己的父亲是坚定不移的共产党员。

1993年,王玉与阎又文的子女取得了联系,王玉将阎又文卧底的身份告知他的子女,这才落实了阎又文共产党员的身份。

1997年,罗青长也在《北京日报》中发表文章《丹心一片照后人》,为他证明。

但真正有力的证实,是在2009年,北平和平解放的60周年,北京市档案馆展出了“北平和平解放史料“,使得阎又文的身份能够公之于众。

如果不是因为仍有两位知情共产党人士在世,能为阎又文证明,可能他就会变成真正的“无名英雄”,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。

默默付出而不求功名,一生奉献只为国泰民安。对于阎又文来说。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“可能才是他的代言词。

埋葬在八宝山烈士墓的无名墓碑,终将变成有名的爱国志士。而阎又文对祖国做出的贡献,也应当被人们所铭记。

总结

北京的八宝山,从明代开始,就是安葬国家栋梁之地。原先此地称为“褒忠护国祠”,新中国成立之后改建为烈士陵园。

在这里,每天都能够看见手捧白菊的人前来祭拜,尤其是清明时节,更是有很多后人前来悼念。

现在的八宝山,已经成为后人缅怀英烈的一处园地,成为最好的红色教育地。

国土埋忠骨,苍生勉英灵!无数的杰出人物在此地长眠,这也为八宝山增加了一层高贵而圣洁的光辉。

声明:好星座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,版权归原作者汤团说史所有,原文出处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 删除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haoxingzuo.com/w/421.html